【 政策法规】在海南,你随意走进一家餐馆,小二多半会为你上一壶茶,这茶壶若是透明的,你就能看见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茶团在水中逐渐舒展开,显示出茶叶背面清晰的纹络,茶叶表面还会泛起一层淡淡的银灰色,入口有股浓郁茶香,有点像中药,又有一丝甘甜的感觉。这就是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的鹧鸪茶。
这在海南地界上流传了近两百年的茶类品种,在历经了四年的调研和检测验证后,于近日海南省卫生计生委发布了海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鹧鸪茶》(DBS46/001—2018),详细规定了鹧鸪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贮存运输过程的卫生要求等。这一地方食品安全标准的发布意味着在鹧鸪茶走出海南地界之时,其他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了检测管理的技术依据,能够对鹧鸪茶的食品安全性进行定性,这有利于鹧鸪茶产业的扩张。
在海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鹧鸪茶》里,鹧鸪茶被定义为以山苦茶的鲜叶伟原料,经挑拣、摊晾、晒干或杀青、揉捻、烘干等加工制成的产品。据了解,现在海南通行的鹧鸪茶取自野生山苦茶的叶片,与绿茶、红茶需要采摘鲜嫩茶尖不同,鹧鸪茶的叶子越老越好,需要将这些叶片卷成乒乓球大小的叶团,再用棉线或者椰子树叶片撕成的细长条带扎紧,然后晒干或自然风干。
如果要扩大鹧鸪茶的生产需要对鹧鸪茶的生产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良。首先需要对鹧鸪茶的叶子进行清洗、去杂、并以大小作区分。这些工作所涉及到的清洗机、去杂设备、分选设备等在市面上已经很是常见。然后需要将小叶片旋转扭曲杂糅后装入大叶片中揉搓成球,这一步市面上类似的揉面设备无法做到这种轻柔的程度,且因为材质不同二者之间无法共用。可以研发机械臂设备对产品进行揉搓成球。在捆扎环节,可以参考目前市场上的袋泡茶形式对鹧鸪茶进行包装,这样使用市场上现成的袋泡茶包装设备就能实现鹧鸪茶的包装。在晒干环节则可以用烘干设备进行鹧鸪茶的干燥生产。
海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鹧鸪茶》还规定鹧鸪茶可以分为预包装产品和散装产品。就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鹧鸪茶包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如海南当地销售般仅捆扎成茶叶团等非密闭包装,另一种是采用真空包装设备等对鹧鸪茶进行密封包装生产。据观察,真空包装的鹧鸪茶多为烘干后直接包装成品,不经历揉团捆扎步骤。
另外《鹧鸪茶》中还对鹧鸪茶的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做了一定的限定,其中列表中展现了铅、镉两类重金属以及联苯菊酯、六六六(BHC)、滴滴涕(DDT)这三种农药的限量及检验方法。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使用农药残留检测设备以及重金属检测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就能对鹧鸪茶的食品安全进行查验,较为方便。
据海南地方人食用后得知,鹧鸪茶有降压、减肥、健脾、养胃之效,还可防治感冒。这些功效可以被进一步发掘,提取其中的有益物质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生产。但显然,目前的鹧鸪茶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只能说,海南日前发布的这一地方标准让我们看到了未来鹧鸪茶发展的希望,但鹧鸪茶未来具体的发展道路还有赖于相关企业的推动以及设备生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南国都市报,海南省人民政府网,龙湾雨林谷,百度百科,淘宝)
相关资料下载:海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鹧鸪茶》DBS46001—2018.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