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莓产业兴起 深加工正当时

行业动态】本月初,安徽怀宁吹响蓝莓产业发展攻坚战的号角,计划今年新增蓝莓种植基地1.1万亩,鲜果投产面积6000亩,在创建蓝莓种植示范园的同时抓紧深加工基地建设。争取成功创建“怀宁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不由让笔者想到近年来日益崛起的蓝莓产业,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就从蓝莓市场以及蓝莓深加工两个方面入手探讨蓝莓产业。
 

   蓝莓国内外市场求量与求质并存
   近年来,蓝莓市场对“量”的需求巨大使得世界各地开始关注起蓝莓种植来,世界蓝莓总产量由1995年的2.36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66.4万吨。而我国近两年的蓝莓产业飞速发展, 16年蓝莓仅有2.8万吨年产量,17年这一数字就上升到了11.5万吨。
   随着产量的逐年提升,蓝莓市场开始从关注供货转变成关注品质和价值定位。这种转变意味着蓝莓鲜果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人们在研发蓝莓新品种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蓝莓鲜果进行分拣包装。陶郎食品企业研制出一款新鲜蓝莓分选机,采用彩色相机和激光技术,可一次性高效甄别并剔除异色果和软果,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轻柔处理产品确保蓝莓不会再分选阶段因碰撞受损。
   为应对国外市场对高品质蓝莓的需求,企业不断提升对蓝莓品质的要求。哈尔滨高泰食品对蓝莓生产地头、采摘环节、加工环节和出厂前四个地方设置取样检测点,确保检测到位;又从英国引进激光色谱果蔬检选仪,从韩国引进X射线异物挑选机用于蓝莓的分拣,确保蓝莓在速冻加工前没有蛀虫、杂质等异物。
   除此之外,质检部门也为地方独特的农产品出口需求提供保障。辽宁丹东检验检疫局建立了“国家小浆果及其深加工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丹东)”,该实验室拥有一流的检测设备,国际先进的实验室环境,检测结果实现国内通用、国际互认。
   各地尝试蓝莓深加工提升产业效益
   蓝莓富含花青素,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另外蓝莓上市时间集中,又不容易存储,因而如果能够将其深加工,既能够延长保质期又能够有效利用蓝莓中的营养物质,可谓两全其美。
   我国多地开展对蓝莓的深加工。安徽安庆一家蓝莓科技公司专注于蓝莓酒类产品的深加工生产,建有5条蓝莓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出的蓝莓酒、蓝莓果醋、蓝莓白兰地、蓝莓果汁等产品每年能够消耗掉周边700多吨鲜果。浙江嵊州则有合作社在普通年糕生产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打浆设备将蓝莓打浆后混入。产出的年糕口味酸甜,老少皆宜,价格是原先普通年糕的十倍左右,很好地解决了该地库存冷库的消耗难题。
   吉林云尚保健食品则看中了蓝莓的保健价值,建设了10万级GMP工厂,生产环境与管理全部按照GMP标准,在无添加药品注射级别的生产环境中对蓝莓进行超纯提取,确保提取出的花青素原液保有原本的活性与效能。在严密的提取手段的基础上研发出蓝莓营养保健产品,并在高科技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葡萄籽、大豆异黄酮、海藻提取物、沙棘、蜂胶等各种保健营养物质,开发出以蓝莓为核心的多样化保健产品系列。
   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的蓝莓产业并不够成熟。在鲜果采摘阶段机械设备少,全靠人工采摘加重了成本预算。深加工行业产品差异化不高,新品匮乏,而进一步的深加工需要投入较多的研发力量,少有企业能够实现。面对这些难题,还需要相关生产企业以及设备生产商深入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风向进行产品研发升级,更好地推动蓝莓产业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今日怀宁,2017国际果蔬报道,哈尔滨日报,百度百科,中国网,安庆新闻网,浙江新闻客户端,华声在线,竹海热线网,质检报刊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