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乐”普丽盛陷盈利困境 伯乐软银难断舍离

名企在线】普丽盛那个曾经被软银中国垂青的少年,如今让软银资本的投资成为了困兽;那个曾经被誉为利用自主研发技术突破了利乐市场垄断的少年,如今无法扭转自上市以来连续10个财报季数据显示净利润下滑的趋势。软银中国投资8年,面对即将破发的股价至今难以“断舍离”。   曾经的宠儿:软银中国眼中“中国的利乐”
   普丽盛成立于2007年6月,主营液态食品包装机和纸铝复合无菌包装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由上海大容、上海信维和闵行创投3 名股东出资成立,2011年由上海容大、Masterwell(HK)、软库博辰、合杰创投、SV Investments等18名普丽盛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完成了普丽盛的股份制变更。其中Masterwell(HK)、软库博辰、SBCVC Fund Ⅱ-Annex(HK)背后均为软银中国(SBCVC),共持有普丽盛2365.5万股。软银中国的网站中也对投资标的普丽盛进行了展示,其介绍为“中国的利乐”。
 

图片来源:和讯网
   瑞典利乐公司曾被媒体描述为“乳业战场背后的军火商”,赚取每盒利乐包装牛奶利润的3/4,根据公开报道显示,2012年利乐共生产了1732亿件包装,销售收入约111.55亿欧元(近900亿元人民币),其中,超过1/3的收入“贡献”来源于中国。2016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对利乐市场垄断的行政处罚,对利乐处以2011年度在中国大陆相关商业市场销售额7%的罚款,合计约人民币6.68亿元人民币。
   被誉为“中国利乐”的普丽盛是否真的拥有如此光明的前景?据媒体报道,软银中国的合伙人宋安澜在07年到访普丽盛后表示,包装环节可以赚很多钱,对于当时普丽盛突破利乐竞争壁垒,分羹包装市场的潜力十分看好,因此软银中国于2010年成为了普丽盛最早最大的投资者,同时有媒体报道中提到,宋安澜打趣将投资普丽盛比喻为投资华为与思科竞争。
   根据普丽盛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在其上市前的4个年度里普丽盛的营收和净利润稳步上升,没有辜负软银中国的期望,并于2015年4月成功上市,发行价19.17元/股一路飙升至177.21元/股。但随后,业绩与股价均走向回落的不归路。
   尴尬的变脸:上市后净利润坐上“滑滑梯”
   普丽盛的股价自2015年4月24日上市后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疯狂,冲上177.21元/股的巅峰之后就进入了颓势,截至2018年1月5日普丽盛历史最低价为20.22元/股,距离破发仅一步之遥。
 

图片来源:和讯网
   随着利乐市场垄断低位的瓦解,国内包装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利润不断受到压缩,这一点在普丽盛身上尤为明显。根据普丽盛的财务数据显示,自2015年4月上市以来的第一个财报季公司的净利润就出现了下滑,而这一趋势并非偶然,随后的9个财报季数据均显示普丽盛的净利润下滑的趋势始终无法扭转。
 

图片来源:和讯网
   不可否认,上市之后普丽盛的营业收入依旧稳步上升,但净利润的断崖式萎缩着实令人担忧。普丽盛的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数据同样不断恶化。换言之,营业收入的增加伴随着双倍增长的应收账款,致使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经营性现金流量转负。同时IPO上市募资并没有缓解普丽盛的资金压力,普丽盛的账面上短期贷款的数据不断攀升,不断走低的股价需要公司进行更多的资本动作来振奋,因此普丽盛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截至2017年三季度,普丽盛的负债总额为67810.1万元,为上市前一年度2014年的2.4倍。
   上市以来,普丽盛资本动作不断,2015年10月10日普丽盛以12361.78万元购得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苏州黑牛的100%股权及相应的债务往来。2017年5月4日,普丽盛以1800万元购得意大利COMAN100%股权。目前上述两家公司尚未能为普丽盛的业绩作出贡献。
   退出的窘境:股价恐破发资本难“断舍离”
   2015年普丽盛上市以来,上市前前十大股东部分PE资本出逃,但上市前力挺力普丽盛的软银中国仅卖出3.75万股(以2017年三季报结算为准),特别在解禁新规的限制下软银中国的退出难度增加。同时,面对即将跌破发行价的价格,软银中国若大笔减持所持有股份,必然会对普丽盛的股价造成不小的波动和舆论影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如今不知是否成为一块鸡肋。
 

  SV Investments 于2016年4月25日发布减持公告,表示所持50%的股份共计214.75万股将于公告之日起24个月内减持。根据2016年半年报显示,这笔减持SV在一个月内即完成了。回溯普丽盛在此期间的大宗交易,2016年5月24日出现一笔210万股的大宗交易,成交价36.36元/股,相对于当天的收盘价38.68元/股折价6%,虽然减持时亦属于阶段性低位,相对于目前的价格走势,SV或许会暗自庆幸提前撤出的筹码。
   同时,发起人中第七大股东汇勤创投于2017年半年报前十大股东中消失了身影,而第九大股东QP Special Situations于2016年季报披露中就已于前十大股东中消失。2016年11月8日,普丽盛的实控人姜卫东以自有资金通过大宗交易受让Crystal Focus Investments 持有的107.25万股,成交价格为43.2元/股,成交金额4633.20万元。
   而软银中国旗下的普丽盛的三家股东Masterwell(HK)、软库博辰、SBCVC Fund Ⅱ-Annex(HK),仅Masterwell(HK)于2017年三季度减持3.75万股,手中依然持有2361.75等待退出。
   和讯网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向普丽盛咨询未来大股东减持的相关问题,截至发稿普丽盛并未回复。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者历史提问中,涉及到股东减持的相关问题,普丽盛多数未给以回复。目前,普丽盛的股价及流动性持续低迷,还在坚持持有的软银中国究竟何时会退出。软银中国眼中的“中国的利乐”将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和讯网将持续关注。(和讯网  云谈)

(原标题:“中国利乐”普丽盛陷盈利困境 “伯乐”软银中国难以断舍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