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据了解,含山县陶厂镇司徒粉丝在当地已家喻户晓,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冷库、烘干设备等,从原料、生产、包装等所有环节都要符合最严格的生产要求,打响知名度的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天寒地冻,正是粉丝大量上升的好时节。含山粉丝哪里好?首屈一指肯定是陶厂镇司徒村。
但是,最近几天,专门生产粉丝的扶贫工厂——含山县品为先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自来却有点犯愁,公司已经正式投产20多天了,每天生产粉丝2500公斤,由于前期一直忙着厂房建设,忙着办理相关证件,产品销路出现困难,现在仓库里面积压了4万多公斤的粉丝成品,由于原料已经充分备足,必须加班加点生产,如果销路不畅的话,新年到来之前会积压10—15万公斤,企业甚至会有停产的可能。张自来说:“如果那样,我受到损失不说,贫困户上不了班,就拿不到工资了。”
含山县陶厂镇司徒村可能是该镇最偏远的村子,正是因为交通不便,是个不折不扣的贫困村。
不过,司徒粉丝却是大名鼎鼎,想当年,每到冬天开始上冻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粉丝,今年62岁的胡怀萍嫁到司徒村就跟着丈夫做粉丝,每年辛辛苦苦也挣不到几个钱。胡怀萍说:“主要是自家做的粉丝便宜,买不上好价钱,夫妻两个人2个月做个1000多公斤,起早带晚,累得要死,收入1000元不到。现在在粉丝厂上班,每天收入80元,在厂房里面干事,人也舒服多了。”
胡怀萍说的司徒粉丝扶贫工厂是今年6月刚刚成立的含山县品为先食品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张自来以前一直在上海打拼,妻子家是司徒村人,一直他就想把司徒粉丝这个好品牌做成好产业。今年,结合扶贫工作的开展,在含山县和陶厂镇的支持下,他和总经理黄维军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投资建设扶贫工厂,本来计划投资280万,结果真干起来,发现这点投资远远不够,目前投资已经突破500万。
张自来说:粉丝是食品,从原料、生产、包装等所有环节都要符合最严格的生产要求,在含山县包扶领导的帮助下,公司用最快的速度注册了“品为先”和“司徒粉丝”两个商标,办好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都是采用食品级304不锈钢,还有冷库、烘干设备等一应俱全,可以满足全天候生产的需要。
目前,在含山县品为先食品有限公司上班的贫困群众有20位,司徒村张庄自然村、今年49岁的张衍利虽然看起来像个壮劳力,但是他22岁的儿子生下来就是脑瘫,生活不能自理,必须要有人照顾,前些年张衍利在江苏南京、上海等地打工挣钱,妻子在家照顾孩子。3年前,他自己得了脑梗,看病花了3万多元,也不能出去打工了。今年家门口开了个工厂,他就前来帮忙,目前已经是生产车间的主力了,2017年12月15日领到11月份的工资3000元。他说:“我出远门不行,干重活不照,就希望粉丝厂红红火火的。”
“粉丝保卫战”迫在眉睫
1月2日,得到粉丝厂销售吃紧的消息,含山县相关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工作人员赶了过去。
张自来、黄维军等人陪同大家把生产流水线认真看了一遍,进入车间必须戴上帽子、穿上鞋套,这与以前生产粉丝的场景一点都不同。当年,陶厂粉丝顺着公路晾晒,虽然是风景,但是风吹日晒的确感觉不干净。如今,生产车间一尘不染,工作人员规范有序,让人看起来就放心。负责包装袋封口的胡怀萍说:“现在粉丝从头到尾到不下地,肯定干净,吃起来放心。”
刚刚从上海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回来的张自来说:“在农展会的10多种手工制作的粉丝中,我对含山粉丝从包装到品质都非常自信,我们带的产品也被上海居民购买一空,想闯进大上海的市场还需要扩大宣传,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目前,含山县品为先食品有限公司的销售代理已经在周边的无为、庐江、马鞍山等地逐步铺开。公司正在和含山网紧密合作,利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同时开展线下直销,与含山县各大商超的合作也在洽谈中,1月6日将进入含山县乐购玛特超市。公司还将参加县内外的一些体育、展销活动,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
按照张自来的想法,公司已经具备全天候、满负荷的生产能力,全年产量50万公斤只是个小目标,如果这个小目标实现,20多位贫困群众不仅能脱贫,更能致富。
因此,如果社会各界联手发起“粉丝保卫战”,不仅仅是满足我们的口福,更是满足贫困户脱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