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原创】随着2018年的到来,不少朋友圈在17年末尾都被18岁的照片刷屏,以此来回顾青春,拥抱新年。而在奶粉行业,也有其欢迎新年的“特殊”方式,即奶粉新政正式落地,行业将迎来全新里程碑。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奶粉新政历时一年多的“铺垫”才正式落地。为此,笔者对这一前期的“新政准备”做简要的整合,一起来看看史上最严奶粉配方注册制度如何炼成。
2016年10月1日,奶粉新政正式实施
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配方注册作出了相关规定,设立了注册门槛,旨在以政策制度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保障能力。新政实施之后的目的是,大量的中小品牌和贴牌奶粉将淡出市场,终结2000个婴儿奶粉品牌的乱象。
实施10多天后,多品牌现象依旧存在
史上最严奶粉新政实施十多天后,市场上奶粉多品牌现象依旧存在。其中,圣元、贝因美、美赞臣等品牌占据了市面货架的主要位置。奶粉企业都在忙于促销、清理库存,以期在过渡期之前将多余的配方产品清理干净。如飞鹤乳业方面回应记者称,会等新政的相关细则出台后再采取具体的行动。
11月16日,发布奶粉新政细则试行稿
11月16日傍晚,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奶粉新政——《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的配套细则试行稿,记者从多家乳品企业了解到,终稿的出炉也意味着新政终于落地,在焦急的等待了一个半月之后,企业终于可以开始进行婴幼儿奶粉的配方注册工作,注册大幕终于拉开。
为新政“打前站”
12月初,国家食药监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规范和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企业对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开展自查。《通知》提到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检查的七个方面,其中包括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性表述;不得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等模糊信息;标签上不得使用“人乳化”“母乳化”或近似术语表达等。
奶粉新政影响显现,进口量下滑
根据相关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数量锐减,同比下降9.2%。而这竟然是过去22个月以来,奶粉进口数量单月增幅首次下降。
5月25日,对史上最严奶粉新政进行修订
5月25日晚间,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文件,对史上最严奶粉新政进行修订。记者注意到,此次修订对文件部分内容进行了大段的删改。对比2016年11月公布的前稿与今天的修订稿发现,配方注册制核心之一的一个工厂最多只有3个配方系列的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在产品配方和配方研发相关报告方面进行了大段的删改。
7月,几家欢喜几家愁
面对“史上最严”的婴幼儿乳粉配方注册制度,注册无望的奶粉企业万分焦虑,很多企业不得不面临清理库存的窘迫;而有望通过注册的企业则难掩兴奋,并为重塑品牌等做着努力。到7月,目前奶粉企业提交的注册申请已超过600个。此前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统计,国内和国外一共拥有奶粉许可证180张,理论上应该最多只有540个配方系列,据记者了解,还有部分奶粉企业尚未递交申请。
8月,公布首批获得奶粉配方注册企业名单
8月初,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今日晚间公布了首批获得奶粉配方注册企业名单。数据显示,包括贝因美、美赞臣、君乐宝、飞鹤在内的22家企业的89个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注册申请获得通过。
12月,大限将至
截止到2017年12月28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33批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名单中,总计涉及97家乳企319个品牌,批准奶粉配方940个。其中,通过配方注册的进口产品一共有68个品牌197个配方,占总配方名单的20%左右。
从奶粉新政的实施历程来看,对于各大奶粉企业来说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磨合期。面对严格、谨慎的政府监管,企业无论是在产品标签、配方调整等方面,都不遗余力积极对应。另一方面,相关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同样应该打响品质之战,加入这场“最严”竞争中,用差异化、高品质的优良设备争夺市场话语权。笔者相信2018年的奶粉行业将更加规范、健康、积极发展。(参考来源:天津日报、中国经营网、第一财经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食品安全报、信阳新闻网、投资者报、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