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实行产业援疆 增加产品种类深入加工齐入手

行业动态】产业援疆“金华速度”带给新疆重重惊喜:专家实地指导马铃薯良种繁育、品种筛选和推广,将土地亩产值提高五倍;打造“十城百店”,在各地铺设销售网络体系;投资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引进德国进口核桃油生产流水线,为当地核桃增加销路;因地制宜引进莲藕、茭白等水生蔬菜,黑木耳等菌菇种植,打造新农业招牌……
   日前,新疆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村民杨海军家里摆放着各种水果,灶台上清炖的羊肉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一家人坐在炕上享受着幸福的闲暇时光。这一切得益于金华市援疆指挥部推广的马铃薯种植技术,使这户边疆村民原本贫穷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跟大多数村民一样,杨海军以前主要以种植麦子为生,亩产值只有1000元左右,一年下来,收入也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开支。今年,金华市农科院派出两位蔬菜专家张尚法和程林润,前往温宿实地指导马铃薯良种繁育、品种筛选和推广等问题。杨海军改种马铃薯后,现在亩产值增加至5000元。
   “以前想着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没想到现在生活有了这么大改善。”说起变化,杨海军伸出大拇指说道:“金华援疆干部亚克西!(亚克西,维吾尔语,意即好得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这一系列惠民措施的提出,让广大新疆群众提振了信心,更加坚定了他们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决心。
   按照中央关于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决策部署,金华第九批援疆干部全方位开展对口支援温宿工作,以“金华速度”全力推进援疆工作。今年8月,浙江省委党政代表团来温宿考察调研时,省委书记车俊充分肯定了金华市援疆指挥部在援疆工作各方面呈现出的“金华速度”。
   而在天山南麓,产业援疆“金华速度”带给当地百姓的惊喜远不止于此。
   “十城百店”:市场援疆助力瓜果飘香
   为了帮助阿克苏特色农产品打开渠道,省援疆指挥部积极实施农产品流通“十城百店”工程,在浙江省10个设区市(不含舟山市)建设阿克苏特色农产品公共仓,辐射100家以上市场销售门店。为此,金华市援疆指挥部把“十城百店”工程作为今年的头等工作来抓,结合实际制定扶持政策,主动出击招引企业落户,着力破解阿克苏地区农产品流通领域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品牌弱等问题。
   11月20日,“十城百店”金华旗舰店——供销农产品体验中心正式落地金华。店内,阿克苏特色农产品全线铺货,实现了“疆果东送”。金华圆疆农产品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新疆农产品打开销路、推广品牌,目前公司作为“十城百店”工程的金华地区总代理,已在各个县、市发展加盟商10个,拓展加盟店17家,并在各地级市建立运营分仓,配合超市专柜若干,形成了一个以金华中心城区为主、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的销售网络体系。
   此外,金华市援疆指挥部还积极牵线搭桥,促成金华果企与温宿果农的合作,以阿克苏果品交易会为契机,大量邀请采购商,前来温宿看货、订货。目前,已经完成订单13000吨,其中核桃2000吨,苹果8000吨,香梨3000吨。同时,组织温宿县域内十余家龙头企业参加金华华东农交会,展会期间,温宿特色农产品受到热捧,现场共销售产品30多吨,采购意向达5000吨以上。
   “百村千厂”:产业援疆实现门口就业
   结合浙江产业、市场优势以及阿克苏地区的资源禀赋,今年省援疆指挥部在产业援疆领域推出“百村千厂”工程,目的就在于解决当地居民就近就业问题,促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金华市援疆指挥部积极响应,在温宿县托乎拉乡金华新村(库如力村)投资500万元建成一栋标准厂房,招引两家浙江企业成功落地。为了尽早让企业生产步入正轨,援建干部充当起了“保姆”角色,全程做好服务。其中钢棚厂房的建设只花了一个星期,当地干部和村民纷纷点赞“金华速度”。
   新疆天下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引进一条德国进口核桃油生产流水线,年生产核桃油1000吨以上,所需核桃7000多吨,每年能消纳温宿核桃年产量的5%。另一家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则实现了维吾尔族妇女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的问题,解决就业岗位100多个。目前两家企业都生产顺利。截至10月底,金华援疆招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落户企业五家,即将签约企业两家,还有多家企业在跟踪对接中。
   “金华援疆已不再是单纯的政府投资和单一的基建援建,而是将单向援助变成双向互动,推动金温两地资源优势互补。”金华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王建国说,援疆留下的不能只是资金和项目,还要增强受援地自身的“造血”和“活血”功能,着重考虑受援地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后劲,引导企业与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万亩亿元”:科技援疆带动农民致富
   依托温宿气候和拥有天山融水的冷水资源优势,金华市援疆指挥部因地制宜地启动了水生蔬菜繁育推广项目,从金华引进2个品种的茭白、8个品种的莲藕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示范种植面积达300亩。
   “我们采取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免费给那些有种植意向的贫困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金华市援疆指挥部产业发展组组长王国军说,当初让合作社种植莲藕和茭白费了不少劲,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这两种作物,不敢轻易冒险种植,援疆干部耐心给他们算经济收益,保证销路后,他们才愿意尝试,并尝到了甜头。
   目前,温宿县种植的莲藕亩产量达2500公斤,茭白的亩产量达2000公斤,品质优口感好,种植户的亩均收益能达到1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金华市援疆指挥部引进了新疆塞外水乡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扩大水生蔬菜种植规模,计划2018年规模种植面积达10000亩以上,将其建成集良种繁育、丰产栽培、生态养殖、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农业示范项目,打造成温宿农业新的“金字招牌”。
   在金华新村边上,有一个金华市援疆指挥部援建的阿克苏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在金华专家攻关下,香菇、平菇、猴头菇、灵芝等多个品种先后种植成功。通过免费领种和打工收入,该项目已经帮助63户当地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每年为当地农民增加种植收入200多万元。此外,金华市援疆指挥部实施的林下经济黑木耳种植试点已取得成功,初步证明黑木耳能适应温宿气候条件,如果大面积推广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将带动更多群众致富。(浙江在线记者石磊通讯员王国军)
   (原标题:天山脚下见证产业援疆“金华速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