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原创】端午刚过,市场上粽子的“余温”仍未散去,琳琅满目的散装、速冻等各种口味的粽子依旧热销。日前,笔者走进了某粽子加工车间,去深入了解粽子如何安全的“飘香”?
笔者了解到,手工制作粽子需要经过折叶、铺米、填馅、成形、绑绳,若是熟练的技工只需要短短4秒,而稍微复杂的五角粽需要8—10秒钟。当然,粽子制作过程中,除了不可替代的裹粽环节需要手工操作,其它环节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用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品质稳定。
走进加工车间 探寻粽子生产如何安全“飘香”?
进入车间,笔者看到了带有毛刷的清洗机正在清洗粽叶,通过毛刷间的速差模拟人工清洗,可快速实现粽叶两面的清洗工作。并且该设备还设置了循环系统,清水喷淋后接入循环水箱可实现循环,而脏水则直接排出,起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其实,在粽叶清洗的过程中,馅料、糯米也都处在预处理当中。只见切肉机正在对鲜肉进行切割,制成肉馅,而糯米需要经过筛选、清洗、搅拌环节。由于糯米中不可避免地会夹杂异物,必须进行分选以免影响食用口感,糯米的搅拌环节必不可少,用拌米机搅拌入味,能够使粽子馅料充分融合,保证粽子的风味。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真空混合机原理是在真空状态下,利用物理冲击,可让馅料在滚筒内上下翻动,从而达到充分混合的效果,并且增强肉的结合力及弹性,提高产品的口感。此外,采用独特设计,使糯米馅料分布均匀,对物料不造成损害,使产品的柔嫩性和外观得到提高。
待到粽叶清洗、糯米搅拌,馅料调好之后,笔者看到自动定量分米机按照一定的量对馅料进行分装,准确而又高效,并且不会出现同人工包粽子大小不一的情况,同时,还避免了人工定量分馅料而产生的安全卫生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笔者获悉,分米机采用高强度食品级不锈钢制作,不沾料、高耐磨,一方面可以避免馅料黏连加工设备滋生细菌,另一方面减少设备磨损而使馅料夹带异物等问题。此外,使用最新不沾材料加以先进的馅料输送技术,可以将任何硬度馅料定量分割,确保粽子大小、标准统一。
据身边人员介绍,粽子生产多数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唯独包裹、扎线成型环节还需要人工操作,但是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机器裹粽、扎线是解决行业成本增加的关键所在。
笔者了解到,粽子生产中,对包裹和捆扎要求较高。粽子包裹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要“松弛有度”,太紧容易夹生,太松又会过烂,影响粽子口感,再加上粽叶酥脆易破,市场上粽子形态多样,因此,如何用机器来包裹,满足粽子生产的高要求,仍是一个技术难题。
人工包裹之后的粽子经过蒸煮、冷却、真空包装等,就算完成了。与传统的真空保鲜技术相比,先进的充氮保鲜技术的应用,不仅保留粽子的原汁、原味,还能有效抑菌、抑制水分蒸发,延长保质期,保证粽子的品质安全。
体验有感:其实,粽子不仅是端午佳节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美食,平时的餐食中也能寻见其“身影”。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便捷了我们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保证了粽子加工安全、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