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产品日趋丰富 加工制备技术功不可没

科技动态】土豆当“饭”,并非新鲜事,食物史证明了马铃薯是适合人类需求的主食。自从马铃薯主食化上升至国家战略之后,马铃薯主食加工业实现快速发展,不少深加工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如马铃薯馒头、面条、发糕、糕点等。随着马铃薯主食加工技术的突破发展,为其生产加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马铃薯产品日趋丰富 加工制备技术功不可没
   制备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
   一直以来,馒头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之一。生活中,常见的馒头大多以小麦馒头、玉米馒头、红糖馒头等。随着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快速推进,马铃薯馒头开始走进人们的餐桌。而在马铃薯馒头加工过程中,其制备技术的突破发展,对产业化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获悉,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马铃薯馒头及其制备方法”,并形成了马铃薯馒头配方研发。据了解,该技术是对传统加工技术的改进,可实现与甘薯粉、玉米粉、小米粉、小麦粉等按不同比例混合,实现高占比薯类主食产品的生产。此外,该技术具有不含面筋蛋白、产品质量高、不易老化、货架期长、易于实现产业化生产等优点。
   恒温恒湿熟化工艺保劲道口感
   面条也是国人非常喜爱的主食,特别在北方地区。而土豆面条则是以优质马铃薯粉和部分小麦粉制作的营养主食,是北方地区的特有的一种健康面食。一般来说,土豆面条工业化生产有严格的工艺流程,往往经过混料、和面等10道左右工序才能完成。
   笔者获悉,工业化生产是通过混合和面,擀成面片,再切条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通常都有专利技术和成套设备。由于土豆面条与小麦面条相比,其工业化生产对恒温恒湿熟化工艺要求很高,否则土豆面条口感、品质难以满足市场消费升级需求。
   据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马铃薯面条及其制作方法”,有效解决了马铃薯面条加工中存在的成型难、易破损、易断条、烹调损失大等技术瓶颈。同时,创建了一次面粒熟化,强力压面—二次恒温恒湿面带熟化强筋、成型技术,显著提升产品筋道感和爽滑度。
   原料薯生产技术保留营养价值
   据了解,农垦科学院马铃薯主食化原料薯专项攻关团队积极开展马铃薯主食化原料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并研发出马铃薯大列巴和马铃薯发糕。
   笔者获悉,该类主食产品以面粉为主料、30%马铃薯全粉为营养辅料,搭配富含粗纤维和维生素的全麦粉、糯米粉、玉米粉等,口感细致,营养丰富,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小编结语:经过几年主食化的发展,马铃薯已不再仅仅是鲜食和简单、粗放的淀粉加工,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崭露头角,有了一批技术创新成果,有了一批主食产品。笔者相信,未来马铃薯产品将越来越丰富,其口感、味道、品质也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马铃薯产业开发也将迈向新的征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