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将增至400万人, 273个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与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平。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群体对健康与营养的关注度逐年增长,膳食补充剂和营养保健品也因此越来越受欢迎,从而催生出规模庞大、极具潜力的保健食品市场,更有越来越多国外保健食品品牌涌入,意图分享这块美味的“蛋糕”——如何撬开这规模逾250亿美元的市场?近日,美中保健品协会(以下简称USCHPA)的执行董事Jeff Crowther发表了其见解。
“蓝帽子”是最大挑战
中国食药监局将膳食补充剂纳入“保健食品”的范畴。Crowther曾经在采访中预计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约为250亿美元。准确确定保健食品的市场价值是很困难的,因为其监管种类包括食品、饮品和其他产品。
前,CFDA开始修订保健食品的监管程序。这些产品需要具备“蓝帽子”标识,“蓝帽子”的整个注册流程可能需要三年时间,还需要公司投资临床试验,这对公司来说非常昂贵。这种限制性制度会使得很多参与者退出中国保健食品市场。Crowther指出,由于监管体系的限制,中国保健食品的增长和扩张速度比他们预期水平更慢,限制性的监管制度往往会阻碍投资。
中国监管机构希望改变这一局面。2014年7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该草案将中国膳食补充剂注册流程纳入通知系统,简化了相关流程。至于某些限制类别的补充剂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向CFDA发出通知,而非提交给“蓝帽子”进行筛选。
对公司来说,蓝帽子注册流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需要花费三年时间才可以获得批准,而且每个产品的注册费用超过150,000美元,Crowther说:“另一方面,记录流程还需要一年时间,花费大约15,000美元至20,000美元。”
通知系统目前仅限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类补充剂,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公司完成这个过程,所以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Crowther说:“应该密切关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记录过程,因为有可能在维生素和矿物质中添加其它成分,这些成分可能添加到批准清单中,例如鱼油,叶黄素,番茄红素,人参和其他成分。这有助于加快产品的进入市场的流程,减少获得注册批准所需的时间和资金。”
跨境电商带来新机遇
尽管监管机构正在寻找更简便的流程,但投资者、零售商和消费者仍然把目光集中在跨境电商上。Crowther曾表示,中国消费者最感兴趣的是成熟的国际品牌,他们会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研究来发现国际上流行的东西。如今,社交媒体的发展越来快,借助类似于微信这种社交媒体平台,让中国消费者熟知国际品牌,这是很重要的。
近几年,针对保健食品的投资活动显着增加,中国公司接管美国品牌的情况不在少数。2018年,哈药集团美国零售商GNC建立了3亿美元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一笔交易,现在,哈药集团拥有GNC 40%的股份。William Hood&Co.的创始人William Hood说道:“为什么中国买家会对GNC感兴趣?这是因为,GNC在中国很有名,是一个在海外具有巨大潜力的小企业。在交易时,GNC在中国已经有五家零售店。投资是中国国内产业增长最快的方式,在国际品牌中拥有投资或者控制权,这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优势。” 其他值得注意的交易还有2016年上海医药收购澳大利亚补充剂公司Vitaco Holdings,西王食品收购加拿大保健品公司Iovate Health Sciences等。
益生菌与Omega-3最受国人青睐
如今,健康和保健成为了中国消费者关注的话题,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计划”也鼓励人们多进行体育锻炼。Crowther说:“据数据显示,每年在中国举办的马拉松、自行车比赛、铁人三项等活动非常多,这些活动使得健身人数增加,人们对于运动营养的兴趣也有所提高,尤其是蛋白质、氨基酸,如BCAA配方,运动前配方和肌酸。”他指出,USCHPA将于8月15日在上海举办运动营养行业峰会,这将是国际企业进入中国的理想机遇,而且他们能够在会上获得最新的运动营养信息。
他还补充说道:“就像全世界一样,我认为中国很多公司都有兴趣利用大数据来定制补充剂,通过可穿戴设备或者是血液测试来收集相关信息,研究健康状况。比如,USCHPA正与南达科塔的OmegaQuant合作,将Omega-3脂肪酸指标和血液测试带到中国。除此之外,USCHPA还在建立一个名为HPA-Supply的新网站,主要是针对成分公司,这能够更好地搜集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