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在肉摊前时常能够看到对骨头截然不同态度的人,一些直接朝摊贩喊来几斤肉骨头,一些则不希望自己买的肉带上任何一点骨头。再加上食品加工工厂对肉、骨不同的处理方式,市面出现了剔骨工人这一工种。14年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关注澳洲小镇的华人剔骨工群体后,这个年底薪24万多,还可能拿到永久居住条件的工种被社会大众注意到,甚至有月入过万的白领在纠结是否去澳大利亚做剔骨工。
剔骨人才如此紧俏,足以从侧面衬托出剔骨市场的庞大,在机器换人之风愈吹愈烈的我国,利用剔骨设备代替人工劳作又如何呢?据了解,剔骨工在剔骨不同禽畜、不同部位时所用到的手法不同。例如,人工给鸡腿剔骨时需沿股骨划开至胫骨连接处,然后用刀刃剔净股骨及胫骨处筋膜、关节等部位,即可取出鸡腿肉;人工给鸡胸肉剔骨时则需要先将鸡背面朝上,上抬鸡翅突出关节,用刀将关节筋膜割断,再沿鸡肋骨划一刀。随后将鸡背部朝下,割去鸡脖子,撕下鸡胸肉,切掉鸡翅并去掉外皮。这就意味着剔骨设备在研发生产过程中也不尽相同。因此剔骨设备根据剔除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鸡腿剔骨机、猪头剔骨机、琵琶腿剔骨系统等设备。
从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剔骨机来看,鸡腿剔骨是较为常见的设备种类,一般多采用机械弹性挤压方式剔骨。山东宝星机械生产的鸡腿剔骨机的剔骨部分有定位筒、顶杆两种滑块运作,将鸡腿顶入骨肉分离橡胶套实现自动剔骨。设备在劳动生产效率方面有极大提升,每小时产量在2500只左右。
业内人士曾遗憾描述剔骨行业,不管生产的设备有多好,人工剔骨仍然是最高精确水平的存在。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通过两种方式尝试解决这种现象:一种是生产剔骨机器人,通过加载智能手段,提高机械剔骨的精确度;另一种是针对剔骨过程中的骨头碎屑,研发碎骨检测设备以减少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剔骨后的肉类品质。
先来说说智能剔骨设备的研发。早在12年,美国某学院就有机器人团队发明出可以将鸡胸肉从鸡骨上剔除的机器人。机器人利用三维成像系统能够瞬间判断每只鸡的大小以及它的皮、肉和骨头之所在,然后利用机械臂和刀具对鸡进行准确切割。荷兰一家食品加工设备生产企业研制出智能化剔胸肉设备,设备配备的智能 AMF-i 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出产品尺寸的不同之处,向后面模块传递调整信息,从而实现自适应剔胸肉。随着我国智能制造2025口号的提出,屠宰设备的智能化也在不断深入,相信在不断投入研发力量的过程中,我国剔骨设备实现智能化指日可待。
既然剔骨设备无法确保百分百无骨,那么碎骨检测设备变得必不可少。目前不少异物检测设备都能检测出碎骨的存在,这些设备利用智能化图像分析、X 光等技术对产品进行扫描分析。相较而言,X光检测成本较低,还能精确显示碎骨所在位置,有利于操作员对碎骨进行挑除。除此之外,X光检测还能检测出金属、石头、玻璃等其他污染物的存在,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骨肉分离只是一个简单成语,对于有经验的屠户来说也不过是手起刀落的三两下功夫。但对于食品机械设备而言,将骨头与肉完整分离,却包含对肉类大小、骨头位置的判断,下刀位置的选择……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剔骨设备生产企业还需加大对剔骨设备的研究开发,以生产出更高品质的产品,让剔骨这一流程得到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