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如何提质增效? 多地深加工各出奇招

地方新闻】要说英语谚语里影响笔者最深的一句,莫过于初学时接触到的“one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当时单纯以为这是条真理,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每天一个苹果的进食频率。直到后来了解到这背后只是多让人吃水果的意思而非真的要遵循每天一个苹果才作罢。
   随着我国国力日渐增强,人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水果种类,我国苹果面临激烈鲜食竞争使其略显疲态,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我国多个苹果产地尝试进行苹果深加工,让苹果产业能够走更远。

 

  山东旧店:从果到枝多样化开发
   旧店苹果发现出口苹果深加工产品能够让苹果身价倍增。原价6元/斤的苹果被制作成为果脯果干后,出口价格飙升了10倍。
   在生产果脯时,需要先将苹果分选、去皮去核,再与糖业混合蒸煮,最后烘干脱水。在这其中需要用到分选设备、去皮去核机、蒸煮机、烘干设备等。在果干中也需要用到烘干设备,因此笔者将对这两种烘干设备进行区分对比。
   果脯烘干目的是为了让浸了糖的苹果变得干燥,因此普通的烘干设备就可以实现。随着环保之手越抓越严,热泵烘干机组作为可以从空气热量、运行余热进行回收的节能型烘干设备受到更多青睐。而果干的烘干对产品成品的口感、营养留存要求更高,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能够保留食品中九成以上营养物质的真空冷冻烘干设备。真空冻干设备利用先将苹果速冻成冰,然后加热使水汽升华进行干燥。
   除了对苹果进行深加工,旧店对废弃果树枝条和老树桩也不放过,利用粉碎机、搅拌机、包装设备等将其加工成食用菌生产袋料。使用苹果枝干废料制成的“旧店苹果木香菇”让苹果产业链延伸到香菇上,进一步提高了该地人们的收入。废弃菌棒还被肥料厂加工制成有机肥,用于苹果生产用肥,组成一个循环生态产业链。
   陕西:加快苹果酒及相关标准制定
   陕西在苹果深加工上研制多年,目前开发出果汁、果醋饮、苹果脆片、果脯等多种深加工产品。如今陕西有企业看中了国家宏观政策中关于“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的发展策略,决定大力发展苹果酒。
   苹果酒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分选、去皮去核、破碎、压榨、低温发酵、调配等多种步骤。一般来说需要分选设备、压榨机、发酵室等设备。陕西企业如今建设了冷藏库群及4000吨的苹果酒生产线用于苹果酒生产,产品脚步遍布全国。此外企业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模式,共同研发苹果深加工产品。
   近日,《发酵型果酒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启动会议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作为推动者之一,正不留余力加快推动果酒行业标准的建立。苹果酒作为除葡萄酒以外的世界第二大果酒,随着这项标准的推动建立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除了这两个地区,河北企业开展加工生产冻干苹果产品,在苹果深加工领域异军突起;甘肃天水市引进建设果脯、果酒、果干、果汁等果品深加工项目,预计每年能处理10万吨苹果……可以看到,苹果深加工正呈现出各地开花的势头。在这其中,设备、标准都在逐步建立完善之中,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人投入到苹果深加工建设当中,苹果深加工能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产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