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原创】“花开满园,香也香不过它”,它就是“一卉能熏一室香”的茉莉花。茉莉的花极香,为著名的花茶原料,同时兼有药用价值。茉莉花茶是福州的特产,是用特种工艺造型茶或经过精制后的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茶叶品种。
茉莉芬芳飘“满天” 技术、设备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设备保障茉莉花品质
据业内人员介绍,茉莉花茶加工实属不易,上等茉莉花茶一般需要经过伺花、筛花、茶胚处理、窨花、起花、复火(转窨)、提花、匀堆、干燥、反复多次后装箱等百道以上工序。其中,花茶的窨制十分讲究,需要让茶胚充分吸收花香,有四窨一提,六窨一提,九窨一提之说。
目前,茉莉花茶制作还停留在传统工艺上,而‘多窨次’工艺是传统茉莉花茶加工繁琐的主要原因。据悉,横县南方茶厂采用分子生物技术及内循环茶花分离窨制技术研发出了新工艺,不仅使得产品品质优于传统,还能节省用花量50%,达到节花、节能、省时、省工的目的。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茉莉花干燥工艺水平落后,干燥方法单一,茉莉花的干燥加工以自然晾干或人工烘房烘干为主。自然晾干受天气影响较大,若是连续阴雨天气,采集的花蕾不能及时干燥加工,损失惨重。相比前者,人工烘房烘干品质有很大的提高,但这种烘干方法所需时间较长,效率不高,产品的色泽褐变严重,同时易失去香气,最终影响产品的品质。
笔者获悉,健达干燥工程推出的茉莉花带式干燥机是由多层网带构成,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物料在干燥过程自动翻料,保证物料干燥均匀,另外,箱内温度可通过热风支管及冷却风管的调风阀控制两者的空气量,已达到调整温度的效果。同时,生产过程中不需人工干预,物料在整个干燥过程中不需翻动,杜绝了污染物的带入。
茉莉花“吃干抹净”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茉莉花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投入相对较少,大多数的产品还是初加工产品,茉莉鲜花都用于窨制茉莉花茶,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滞后等问题,特别是茉莉花食品等开发还很欠缺,严重制约了茉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综合效益。
为此,横县茉莉花加工企业积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对接,深入挖掘香精、香料生产,发挥其在生活、保健功能的研究,开发茉莉花产品市场,同时开展茉莉鲜花、干花、花渣综合利用,提升附加值,将茉莉花真正“吃干抹净”,把产业做强做大,加快推动茉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
由此可见,随着茉莉花加工技术、设备的应用,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加工品质。但是,茉莉花深加工水平不高,产品单一,附加值较低。因此,想要做强做大产业,将茉莉花“吃干抹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