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馆】走进加工车间 探寻薯片生产安全与否?

本网原创】据了解,薯片油炸温度过高,油炸时间过长,颜色过深的话,使丙烯醯胺产生的量过高,造成致癌隐患。此次,笔者走进某知名企业的薯片加工车间,去了解加工生产线,并探寻薯片生产安全与否?
 
【体验馆】走进加工车间 探寻薯片生产安全与否?
   首先,笔者看到的的是一台大型的清洗机正在对土豆进行清洗。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在完成物料表面清洗、去污的同时,还能进行抛光、去皮处理,可谓是一机多用。就此,笔者想到,市场上确实已经出现了连续完成物料清洗、抛光和去皮处理的设备。例如,瑞帆机械研制的土豆清洗去皮一体机采用尼龙丝毛辊刷,清洗、去皮过程中不伤及物料,保证土豆品质。
   紧接着,被清洗、去皮之后的土豆通过提升机缓慢地进入输送带,这时经过洗礼之后的土豆“军团”要经过工作人员的检阅、筛选,不规则、带疤痕并且残缺的产品会被挑出。
   过了这一关之后,只见土豆又通过提升机被高高抬起,然后进入切片设备。据了解,在薯片加工环节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切片和油炸,直接影响薯片的口感和外观。身边工作人员表示,首先切片需要保证大小均一,然后是清一色的1毫米。别看这1毫米,十分讲究。太厚的薯片,往往口感不够清脆,而太薄就失去了马铃薯的风味,通俗地讲就是吃不出来原本的味道。
   听到此处,笔者有所疑问,这样的话,岂不是对切片设备要求很高。另一工作人员说道,为了实现这个1毫米,公司采购了先进的切片机,其设备可更换刀具,实现多种切割类型,切割范围1-10mm范围内。同时,切出的薯片厚薄均匀、光滑,没有破碎。
   此时,笔者再去看时,漂烫护色环节已过,切片好的薯片已来到了脱水环节。薯片脱水是为油炸环节做准备,由于油炸含水的产品易出现四溅,更何况规模化薯片进行集体油炸,避免溅油十分重要。
   经过脱水之后薯片,陆陆续续进入油炸机中。据了解,薯片等油炸类食品对油温、时间要求很高,油温过高、油炸时间过长会使丙烯醯胺致癌物产生的量过高,因此,自动控温、控时的油炸设备会越来越受到油炸类食品加工企业的青睐。
   笔者获悉,大洋食品机械生产油水分离式油炸机不仅能够实现自动控温、自动控时、自动出料,还能使油炸薯片的残渣自动沉到水底层,这样工作油始终保持纯净,且提高了薯片的品质。
   之后,薯片又经过脱油、调味、冷却,再利用几条传送带将不同口味的薯片送去称重装袋。紧接着从传送带上下来的薯片被倒入称重机,薯片被自动分成若干份,然后机器选出符合净含量标准的一份去包装。
   据工作人员介绍,小包装的薯片只有28克。由此可见,包装环节对称重机精度有很高的要求。最后,为了防止包装之后的薯片夹杂异物,每一份薯片都要通过金属探测器检验,以确保不混入杂物。
   体验有感:之前,有企业被查出丙烯酰胺含量较高,这可能是油温或者油炸时间不可控导致的。因此,在油炸环节,企业应通过引进专业的油炸设备,能够很好地把控油温、时间,避免过量产生有害物质,保证薯片的品质安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