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防止卖粮难出政策 小麦质量还得从头把控

市场分析】近日,农业农村部就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议上指出,今年大量质量偏差的小麦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收购标准,销售价格偏低,小麦的购销进度缓慢。为防止出现“卖粮难”,河南等主产省已出台了促进小麦收购的有关措施,出台了《2018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方案》。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表示,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研,新麦收购进度减慢主要有三个原因,这三个因素的碰头,导致今年大量质量偏差的小麦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收购标准。经过总结,原因如下:
   一、不利的天气条件。
   由于小麦收割期多集中在五、六月份,这个时节不管位于南、北方的小麦产区都容易在收割时遭遇强降雨等不利天气,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如果保存不当小麦很容易霉变腐烂,既影响产量又造成小麦品质下降,甚至影响留种质量。
 小麦
   对此,农户们一般采取抢收、抢打,或利用收割机尽早将小麦收割入库,若未能及时完成收割任务,可将收割后的湿小麦均匀、薄薄地铺在通风透气的空房内,并且时常翻动,还可用除湿风干机去除小麦表面的水分,吹干温度设为常温能够有效保护物料本身的色泽和品质。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专门的小麦烘干机,可以针对稻谷内部的温度以及水分分布,采用新型连续式稻谷干燥技术,实现顺流干燥、分段差别缓苏和恒流冷却三种方式结合,保证烘干后的品质。
   村镇及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测体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抢收的准备工作。政府可派遣对农户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农户们积极应对降雨现象,并且引导农民及时做好夏季农作物的抢种工作。
   二、小麦的质量偏差。
   小麦的质量与两方面分不开,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可以从源头上改进小麦质量偏差的问题,即小麦种子选育和小麦种植。
   小麦种子的培育是为了得到品质优良的种子,可用分选设备来完成。分选设备能够对产品进行检查,做到分选出定量的合格品。近日,一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种子自动分选定量称重设备,包括供料漏斗、输送带及筛选箱,将传统的筛选、称重方式变为一体化,简化工作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在选出合适的种子后,小麦的种植环节也相当重要。在小麦种植时要注意分布均匀,机械设备往往比人工更精确地做到这一点。因此,很多地方的农民采用播种机播种代替人工,目前在播种方面已经研发出种肥同播机,即将播种与施肥结合在一起。播种时将种子和肥料之间的有效距离设置好即可,机播手们将种子和肥料一次性施到田里去,省时省力,机械化施肥的高效率带来高收益。还可以选择具有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功能的免耕播种机,方便农业机械作业。此外,对小麦栽种时用到的机械设备要及时检查保养,一般每8小时保养一次,加注润滑油。每工作50小时则需要对设备的各个部件、紧固件的紧固程度进行调整维修后再继续工作,为保证工作质量要及时更换易耗部件。
   三、最低收购价格的质量标准由国家标准五等以上提高到国标三等及以上,三等及以下的粮食由各地组织引导市场化收购。
   由于小麦质量难以达到最低收购价格的要求,很多农户只能选择自己对小麦进行简单的加工出售,以尽量减少损失。小麦的简单加工包括小麦粉、小麦面条等。夏天可以加工小麦冷面条,需要用到冷面机,冷面机采用螺旋挤压生物变形工艺,从原料到制成品只需一次即可熟化成型,保留原料特有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打造风味面食。
   在机械设备的帮助下,小麦的质量从源头上得以提高。如开头所说,目前我国处在小麦购销缓慢的现状中,今年的小麦普遍减产是事实,并且优质麦的比例有所下降,政府下调收购标准有利于普通农户渡过难关。同时,农户要注重提高小麦质量,从选种到栽种,发挥好机械设备的作用,并与自身的农业技巧相结合,既保证小麦的产量也提高小麦的质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